TURAN民族民谣乐团在其17年的创作历程中,不仅局限于文化领域,更影响了其他艺术方向,成为一个独特现象,已有多部学术著作和分析资料加以佐证。
乐团的音乐作为配乐被用于许多戏剧和国际知名剧集,如《埃尔图鲁尔》、《无名者》、《贾拉勒丁》,并推动了新兴“新芭蕾”风格的形成。代表作品有:2012年安瓦拉·萨迪科娃编导的《图兰草原–雄鹰草原》、2021年乔治·科夫图恩在“阿斯塔纳芭蕾舞剧院”编排的《科兹·科尔佩什–巴彦·苏卢》。
TURAN首次将交响乐团、室内乐团和民间乐队结合在一个舞台上,创造出复杂的音乐形式。如A.拉伊姆库洛娃的交响诗《草原的秘密》、《古老的图兰》、《贾米拉》及室内曲《Bridge of Times》、《Crossroads》。
乐团致力于复兴被遗忘的古老乐器,并创新出如现代“昆塔亚克”等新乐器。成员能自由演奏55种以上突厥民族乐器,深化了兄弟民族间的文化联系。
乐团已在80个国家122座城市举办了超过3000场音乐会,极大促进了突厥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文化外交的发展。通过讲座式音乐会,激发了年轻人对本民族遗产的兴趣。
由于TURAN的影响,外国年轻人开始学习哈萨克语和传统乐器,而哈萨克斯坦青年也重新认识本土艺术,催生了成千上万个新的民俗团体。《ER TURAN》已成青年冬不拉演奏者的代表曲目。
TURAN现象也成为国际学术研究对象:
美国梅根·兰西尔——探讨作品中的世界主义与传统,
台湾的卡罗琳·郭——研究中亚音乐,
土耳其的苏莱曼·艾登——研究其在突厥世界的地位,
俄罗斯的维奥莱塔·尤努索娃——研究其突厥音乐元素,
哈萨克斯坦的阿娜尔·卡西莫娃——从“软实力”视角分析其艺术创作。
这些研究成果在2025年阿斯塔纳举办的国际会议《TURAN乐团——突厥音乐文化的现象》中集中展示,确立了其在全球艺术舞台上的地位。
TURAN不仅是艺术成就的象征,更是文化对话、科学探索和代际传承的典范。如今,TURAN已成为突厥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是连接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的永恒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