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套在突厥民族团结进程中占据特殊地位,被授予“突厥世界文化之都”称号。这一地位凸显了该市的战略和文化重要性,使其成为突厥国家之间交流的重要枢纽。作为突厥团结的领导者之一,哈萨克斯坦展现了加强兄弟关系的坚定承诺,而阿克套正成为这一愿景的象征。
“阿克套——突厥世界文化之都”这一称号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对地方政府和居民的一项重大责任。阿克套必须符合预期,以高水平展示哈萨克斯坦的形象,展现其热情好客、文化底蕴和经济潜力。这也是一个吸引外界关注的机会,让世界看到该地区的投资潜力和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彰显突厥民族的丰富历史遗产和共同文化。
作为这一地位的一部分,阿克套将举办一系列活动,我们希望这些活动能够成为深化突厥国家合作的起点。文化节和交流会议将搭建对话平台,促进经验交流和合作项目,进一步加强文化联系,并为科学和教育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阿克套位于里海之滨,正在成为连接东西方的突厥世界门户。其战略位置使其成为举办国际会议和对话的理想场所。重要的是,这一文化之都的地位不应仅仅是一个短暂的荣誉,而应成为推动城市长期发展的动力,并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
这一地位不仅是加强民族联系的机会,也为阿克套迈向新的发展高度提供了契机。
其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将于四月启动,并持续数月。秋季,阿克套将迎来突厥世界兄弟国家的嘉宾,参加“曼格斯套在突厥世界的历史文化作用”会议,该会议由曼格斯套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组织。
在会议筹备过程中,保护区的专家前往土耳其共和国,研究曼格斯套历史遗迹与乌古斯文化的联系。此次访问包括保护区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叶塞诺夫大学(曼格斯套地区的高等教育旗舰学府)代表,该大学也积极参与了“阿克套——突厥世界文化之都”框架内的活动。
此次访问旨在与同行交流经验,探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问题。代表团会见了卡帕多奇亚大学研究中心主任舒克兰·因瑟尔,她介绍了穆斯塔法帕夏镇的历史遗迹。此外,代表团还参观了卡亚谢希尔定居点,该地拥有13世纪拜占庭时期的岩石雕刻遗迹。内夫谢希尔地区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室中心主任哈蒂杰·泰穆尔·伊尔迪兹向代表团介绍了实验室的工作。
在访问土耳其期间,曼格斯套代表团还参观了卡帕多奇亚地区最大的地下城市之一——凯马克勒,该城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此外,代表团还参加了在内夫谢希尔的哈哲·贝克塔什·维利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日本和意大利的学者分享了他们对哥乐美国家公园托卡勒教堂和圣西蒙教堂的岩画与壁画的长期研究及修复工作。这两座教堂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保护区的专家正积极筹备“曼格斯套在突厥世界的历史文化作用”会议,该会议将汇聚突厥国家的学者和专家,并为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次会议将为研究人员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促进同行间的交流,并激发新的研究思路。
巴尔塔拜·巴拉潘
曼格斯套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代理负责人